4月1日出版的第7期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。文中强调,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、关键在干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振兴,通过“招引育送”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、大展才华、大显身手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。
优化环境“招”才兴乡。广泛引进更多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的外来人才和资本到乡村创新创业,通过开设特色人才专线,给予用地住房、税费减免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,鼓励外来优秀人才利用新理念、新技术和新渠道,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,灵活运用承包、租赁、入股、合作等多种形式,发展优势特色产业,逐步推进农业与旅游、教育、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,形成“人才紧跟产业走,产业依靠人才兴”的互融互促局面,从而实现“一花引得百花开,百花捧出盛景来。”
搭建平台“引”才返乡。深入挖掘有回乡意愿的在外乡贤、原籍大学生、退役军人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,建立在外优秀人才名册,通过设立人才机动编制、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等,为各类返乡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。同时,将“素质好、作风硬、能带富、善治理、有情怀”的返乡人才选进后备干部队伍,大力营造爱才礼才重才的浓厚氛围,不断增强返乡人才荣誉感,让曾经“走出去”的各领域人才“走回来”、“扎下根”,进一步促进人才回流,实现共赢发展。
强化培训“育”才在乡。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培养长效机制,充分发挥组织、人社、工会、妇联等部门职能作用,切实用好培训师资队伍,推动农技专家和技术团队进镇入村,采取“专家授课+课堂培训+基地实训”的实用性人才培育方式,让乡村的青年、创业致富带头人、留守妇女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培训,让更多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和能力,发掘和选育一批“领头雁”、“土专家”、“田秀才”,针对农民的多元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服务,持续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。
畅通渠道“送”才下乡。树牢“靠作风吃饭、凭实绩说话”的鲜明导向,持续加强乡村干部队伍的培养、配备、管理、使用,制定完善人才下乡服务政策,把到乡村一线锻炼作为发现、评价、选拔干部的主赛场、主渠道。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,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,将科技、技术、管理带到田间地头,培养更多的农业带头人。加大向农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力度,着力培养“政治素质强、发展致富能力强”的“双强”型农村带头人,引导优质人才向一线流动。